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

2008.12.03 畢業設計_基地選擇

最近開始回台北找基地,一開始鎖定的是大佳河濱公園。但是觀察了以後,發現好像不是那麼喜歡那邊。
於是就選擇了另外一個地方-二重疏洪道。


現為台北縣最大個公園綠地,裡面規劃多個生態公園,以及許多運動設施和腳踏車道,平日下午及周間許多人都到那邊休閒。


上圖為二重疏洪道初步的介紹,裡面有六個公園(含縣民農園)。
而目前基地所定的範圍是紅色虛線框起來的部分,也還不知道這裡是不是真的基地所在,就先定了,至少也要等做了才知道是不適合當基地。


上禮拜二,確定指導老師了。
今天和指導老師約談,才發現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沒有做...剩下九天了,要好好加油!!
現在基地、生態和葬這三者個關係依舊沒有串連,老師建議的是我應該從這三者的循環(基地-都市的循環/生態-植物的循環/葬-人的生命的循環)去探討,進而將這三者的循環環環相扣。

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

2008.11.25 自然循環

自然循環
巨觀-植物和外在環境的關係



年,是人做為時間計量的單位之一,同時也是四季的一個循環,而季節的變化,除對應了溫度、雨量,更對應到植物的生長。藉由人體舒適溫度(溫度表中灰色框選)和季節變化的關係,可以發現,人與外在環境的關係是不斷在改變的。而溫度,也影響了人的活動,像夏天溫度炎熱,因此從事戶外或是水上活動的人們也增加。而冬天,因為寒冷,則以室內活動為主。所以當建築需要配合人與自然的活動時,也會因而與自然循環發生緊密的關係。


微觀-植物本身的循環


植物本身,有兩個循環系統:
a.光合作用(與外在環境的互動)
b.本身的循環作用
藉由這兩個系統的交互作用, 所有的物質不斷的再循環利用, 而植物的生長,也因兩個循環系統 ,緊扣著外在環境的變化。

而每種植物對應環境的機制也不一樣,在不同的時節,會有不同植物的變化。因此當人與生態互動時,會根據不同的植物發展出不同的活動,所以搭配其活動的空間、氛圍也隨之不同。



希望可以藉由以上這兩個循環,幫我想像更多人和自然的關係,進而幫助我判斷設計中墓園、環境和人的關係。

最後我設計出的建築,希望可以達到和周邊環境緊密配合且遵循自然循環,是一個讓"生"的活動不斷發生的墓園。

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

2008.11.17 台北市目前墓地使用狀況



目前台北市公立納骨塔的剩餘數量。




殯葬管理處網頁裡面的問與答。
比較令人驚訝的是,台北市內,除慈恩園外,其餘納骨塔的設施均為合法申請設立。

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

2008.11.05畢業專題

這次,對於喪禮儀式有了更進一步的整理和歸納,雖然好像進展也不算太大。


最上面,對應的是之前所談到的農業社會,喪禮和祭祀所牽動的,其實是一個家族的人際關係。
但是到了工業社會(第二行)我們變成小家庭以後,喪禮和祭祀的形式開始簡化,所連帶的家族關係也不再像過往那般。
而到了現代(第三行),當那些沒有子嗣的家庭中的成員過世時,祭祀已不再具備牽動家庭人際關係的功能,反而轉換成是藉由死者本身的人際關係,所牽動的那些非家族/血緣關係的人們的懷念行為。




我研究了台灣目前四個主要的宗教,整理了他們最後在喪禮部分的流程。整理後發現,不管什麼宗教,喪禮主要是分成:殮、殯、葬,這三個部分。

殮:指的是出終(人剛過世)到入殮的這個過程。它所帶動的人際關係是死者和家屬的。

殯:指的是入殮到出殯的過程。它所帶動的人際關係有三個:1.死者和家屬;2.死者和外人(來參加喪禮的人);3.家屬和外人。

葬:指的是出殯到安葬的過程。它所牽動的人際關係又回到了死者和家屬/密友,另外因為葬這件事情,它帶出了死者與土地的關係,而在這背後同時也可反應生者如何看待死者與土地/自然。




而由殮、殯、葬的三個層面對應到社會脈絡時,會發現喪禮所牽動的人際關係不停在轉換。
一開始的社會,人們是在家裡斷氣,而親屬隨侍在側,一旦確定親屬往生,緊接著所有儀式便開始啟動。而殯的過程是由鄰里間互相幫忙、支援。墓地的葬法,除了在葬的當下的祀后土/圓墳禮...等,是對於土地的尊重,而在往後的日子中,藉由掃墓,重塑人和土地/自然的關係。

但到了工業社會,人們由於忙碌,往往親屬過世時,是接獲了醫院或安養院的通知,才趕赴見其最後一面。而因鄰里關係淡薄,殯的部分也多由專業的葬儀社處理。到了葬,則是放在納骨塔中,人最終的歸屬與土地脫離。後續的祭祀,變成在制式化的空間操作,人和土地不再有親密的關連。

而現今在網路/全球化社會之下,家庭這個名詞變的抽象,家人不一定住在一起,所以身後事以生前契約的方式被安排,在生的時候便規劃死後處理方式。既然如此,是否我們所需要的葬,也不再是過往的形式呢?尤其又在現在土地已不敷使用的狀況下,如果能以樹葬或是其它的循環機制作為人生最後畫下句點的方式,得以讓生命有另外一種延續,這樣除了能建立人們和土地的新關係,是否也是另外一種庇蔭子孫的方法呢?!


to be continued...


打完了,今天上台穿的很正式,都快變龍嚴人本的服務員了= =。
不過上面一直關係來關係去的,真是辭窮,不知道有沒有新的可代替的辭彙。

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

2008.11.03想像拼貼



這禮拜三(11/5)輪到我第二次上台,話說似乎沒什麼大進展,不過今晚拼貼了一張我覺得很可愛的圖片。
這張圖是關於我最後樹葬空間的部分想像吧!
不同的人,可以根據自己親友所埋葬的樹種不同,而選擇不同的時節來到這裡懷念、追憶。

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

2008.10.28畢業專題

接著上次的東西
我認為人們和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於-我們處理死亡的方式"葬"
也因此,我們在進入自然循環前,會多一道程序,但是這道程序,卻有可能阻礙我們進入自然循環。



一開始,"葬"有上圖所說的那些涵意。
以人類的社會來看,當"葬"這件事情出現時,也就代表人們對於死後的世界以及靈魂有了最基礎的概念了。




當死後的世界出現,宗教也開始在人類的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而這一路的延伸還包含了文化和制度,這些都是和社會價值觀緊緊相扣的部分。




於是"葬"這件事情,往往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某種價值觀,就像土葬(以台灣來看),反映了一個農業社會時代的價值;相對的火葬,一開始是為了解決都市化人口的問題,但這背後也反映了一個工業化時代下的結果。同時我們居住的type某種程度上也是跟墓的type互相呼應。





而在家庭方面也是,土葬>>農業社會,因此喪禮變成家族關係維繫的重要角色,而祭祀這件事也被大大的重視;相對的,到了火葬>>工業社會,人們繁忙,家族的關係開始變淡,而祭祀的儀式也開始簡化,次數減少。所以對應到我們現在的社會,家庭的觀念又再度轉換,那對於"葬"或是祭祀這件事情,我認為應該會有一種適合現代人的方式出現。

to be continued...

2008.10.14畢業專題

本來,早在兩個禮拜前就應該把東西上傳,沒想到因為對於blogger的不熟悉,加上最近莫名的忙,因此就擱置到現在了。

目前我想的東西是生態葬儀空間

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從"從搖籃到搖籃"這本書開始,雖然他跟我後來沒什麼直接的關係。

我認為所有的生物都在遵循整個大自然系統的循環,但為什麼人類不是這樣呢?



以上圖來看,櫻花從花開到花謝,最後即使腐敗了也是"化作春泥更護花",凋謝並不是生命的結束,反而是另一種的延續。



但是人,從一出生、成長就一直在自己的世界裡循環,甚至到了生命的終點-死亡,在世的人們也因為自己的情感,而將最後遺體的憑藉(骨灰...等)保存,以為這樣是留下某一種的永恆。但這樣的行為卻切斷生命另一種延續的可能性。



所以,如果當我們把死亡是為另外一個生命的起點時,是不是就能回到自然的循環之中,提供人類以外的生命之延續呢?




to be continued...